伊娃裴

被視為音樂劇製作天王的安德魯‧洛伊韋伯(Andrew Lloyd Webber)製作出許多知名的音樂劇,其中「貓」是他製作風格中最特殊的,這齣戲劇在英美都創下演出最長的紀綠,「貓」劇2003的版本中,洛伊韋伯針對劇中音樂做了很多調整,給予「貓」劇更豐富多彩生命。
安德魯.洛伊韋伯自1971年就以搖滾音樂劇「萬世巨星」征服了倫敦西區及紐約百老匯。此後,「艾薇塔」、「星光列車」、「貓」、「歌劇魅影」、「約瑟夫的神奇彩衣」、「歌聲舞影」、「日落大道」等多部音樂劇是許多樂迷所必看的經典鉅作。
此外,他個人更曾贏得6座「東尼獎」、4座由全美各大媒體資深劇評家所頒發的「劇評人獎」、3座「葛萊美獎」、5座「奧立佛」,1997年更以電影艾薇塔贏得「金球獎」及「奧斯卡」最佳原聲音樂大獎。


1981
年他以英國現代詩人艾略特(T.S.Eliot)的詩集「老負鼠談世上的貓(Old Possum`s Book of Practical cats)」為題材創作了音樂劇「貓」,不只勇奪1983年7項東尼獎,且一推出即成了史上音樂劇演出最久及全球最賣座的音樂劇。
其實當初洛伊韋伯想將「貓」製作成如浦羅高菲夫「彼得與狼」般的兒童劇,會成就今天「貓」劇的模樣,艾略特的遺孀Valerie Eliot幫了很大的忙,她在1980年到席德蒙頓節欣賞洛伊韋伯的作品,並在演出後轉交給他當年艾略特創作詩稿的資料。

資料中有部份吸引了洛伊韋伯的注意,那就是當時艾略特覺得太悲傷而沒有放入故事中的一個角色,這角色就是劇中Grizabella貓的部份,但也由於這個角色,讓洛尹韋伯決定將這個作品搬上舞台。

1981年5月,洛伊韋伯終於推出「貓」劇,並大受歡迎;雖然這齣戲已結束在百老匯的演出,但世界巡演仍不斷,且劇中的音樂今年也有許多地方修改,如洛伊韋伯一直希望發生的,就是劇中Billy McCaw貓的歌謠,將由原來版本取代百老匯歌劇混聲的方式;其他許多地方也有調整,讓音樂更緊湊好聽。

不但在音樂劇製作,洛伊韋伯也嘗試多方面的發展,包括自組音樂製作公司,以製作自己的音樂劇、週邊相關商品,也為其他頗具潛力的新進音樂家製作音樂,同時他還買下倫敦西區的幾個劇院,自行經營,更創辦了席德蒙頓節(Sydmonton Festival),讓自己及旗下的創作者作品得以試演,一手打造出自己音樂劇王國。
他於1948年生在倫敦,從小生長在音樂世家,父親是知名的風琴演奏家,母親是小提琴家。

韋伯小時後候是個過動兒,青少年時期已開始創作音樂,也喜歡製作舞台模型。後來身為劇院演員的姨媽帶領他進入劇院,從此韋伯便與音樂劇結下不解之緣。韋伯曾在牛津大學念了一學期便輟學,後來他到皇家音樂學院學管弦樂編曲。
學習期間,認識了與他志趣相投的提姆‧萊斯﹝Tim Rice﹞,兩人一個作曲、一個作詞,從此展開了多年的合作關係。

 1967年第一部音樂劇「約瑟夫的神奇彩衣」﹝Joseph and the Amazing Technicolor
Dreamcoat﹞是他們的成名劇。

 1971年韋伯的第二部作品,是以聖經故事為題材,頗具爭議的搖滾音樂劇「萬世巨星」﹝Jesus Christ Superstar﹞。該劇顛覆了一般人心目中耶穌基督的完美形象,因而受到基督教人士的抨擊,但仍獲得葛萊美獎青睞,並於紐約上演時奪下七座東尼獎。接著韋伯想以二○年代為背景的喜劇小說「萬能管家」搬上舞台,但是萊斯比較喜歡四○年代阿根廷第一夫人隆的故事。於是韋伯另外找人作詞,但合作過程以及票房並不如以往順利。後來韋伯再次找萊斯合作「艾薇塔」﹝Evita﹞,這也是兩人最後一次的合作。


在「艾薇塔」劇中,自伊娃裴隆過世的噩耗傳出開始,韋伯以慣用的倒敘手法,描述她如何從一個貧窮的鄉下女孩一步步的往上爬,最後又是如何忍痛退出政壇。這個故事本身的戲劇張力十足,加上他擅用古典音樂結合現代音樂的長才,果然,1974年,「艾薇塔」的主題曲Don't cry for me,Argentina獲得了當時全球各地排行榜冠軍。

1981年,韋伯在沒有老夥伴萊斯的情況下推出「貓」﹝Cats﹞,而在「貓」劇中令人熟悉的主題音樂Memory,在伊蓮‧佩吉詮釋下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曲。這齣音樂劇更成為英國史上演得最久的音樂劇。

「貓」由三十位左右的演員以拼貼的方式表演,內容描述貓兒們在舉行慶典時,長老貓要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的貓。歷經一連串事件後,長老貓決定由年華老去,遭眾貓唾棄的可憐老貓進入貓的天堂。


 1986年,「歌劇魅影」﹝The Phantom of the Opera﹞再造佳績。該劇描寫1882年法國巴黎歌劇院中發生的傳奇故事,這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音樂劇。
之後,1993年的『日落大道』﹝Sunset Boulevard﹞,到1996年新作「微風輕哨」
﹝Whistle Down the Wind﹞以及2000年「美麗遊戲」﹝The Beautiful Game﹞的推出。
從十九歲的第一齣音樂劇開始至今,韋伯不愧是音樂劇史上的巨人。韋伯音樂劇之最音樂結合戲劇,古今中外各地都存在著不同的形式,日本有「能劇」,歐洲有三、四百年傳統的「歌劇」,台灣有「歌仔戲」,中國大陸各地都有傳統「劇」,而年輕美國的百老匯音樂劇卻在二十世紀形成風潮,並在好萊塢電影推波助瀾下,襲捲全世界。音樂劇的形式是由歌劇轉變而來,不同的是,歌劇嚴守古典樂的方式呈現,而音樂劇是從蓋希文大量加入爵士樂到後來的搖滾樂,配合大型舞群後,發展成多變華麗的風貌。

上天給了「劇」迷們兩個「韋伯」,一個是寫出「魔彈射手」的歌劇之王韋伯;另一位則是近二十多年來,縱橫音樂劇界的不敗神話-安德魯.洛伊.韋伯。

1948年出生於英國的韋伯,出身音樂名門,這似乎是他成為音樂劇大師的墊腳石。據聞,韋伯七歲時就能作曲,與我們所熟知的音樂神童莫札特年齡相仿。

 成名作「約瑟夫的神奇彩衣」更是在十九歲就讀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時,寫下的大作。他的異軍突起,為當年與紐約百老匯同為音樂劇重鎮的倫敦西區爭了一口氣。

他的名作,「貓」、「歌劇魅影」,更是列名百老匯十大賣座音樂劇之中,其他如「艾微塔」、「日落大道」等劇均是賣座的戲碼。二十多年的韋伯音樂劇旋風,不僅挽救了當年景氣低迷的劇場,更使他名利雙收,擠身本世紀最會賺錢的藝術家。

韋伯在台灣亦有相當高的知名度,音樂劇迷們也特別製作了歌劇魅影中文網─「小湯米's」。網站上從完整的角色介紹,故事簡介,到化妝過程,甚至連故事創作過程都有詳盡的介紹。

 

相關網站:

The Really Useful Grop - Intro.
【記者/張光佑綜合報導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705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