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老師是從幾歲開始學習鋼琴的?

陳:其實我會接觸到鋼琴,主要是因為我們家開樂器行,那樣的環境讓我自然對音樂產生興趣,我小時候上過YAMAHA音樂班,那時候就是去玩,到八歲才開始一對伊跟老師學琴。到了小六,我開始參加鋼琴比賽,一直到國中、高中都得到不少的鋼琴獎項,但我一直還是廿一班升學班,而不是音樂班。

 

Q所以老師是到高中才決定往音樂發展的嗎?

A:對,從那時候我才決定要走音樂這條路。當時我唸台南二中的升學班,也一度想過唸一科,但我覺得音樂才是我喜歡的科系,也獲得家人的支持,於是我就成為台南二中盪界唯一報考音樂系的學生,而我的目標就是當時的第一自願—師大音樂系。不過,因為我沒有音樂的背景,所以從高一開始,每週我都特地北上到台北學琴,也學習樂理、視唱聽寫,同時復修小喇叭,那段練習的過程真的蠻辛苦的。到了高三,我得到全台青少年組勤比賽冠軍,因此獲得保送師大音樂系的機會,也順利進入師大,這也是我第一個專業的音樂學習環境。

 

Q我們知道老師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在樂壇嶄露頭角,那是什麼樣的際遇?

A:其實我在大學時期就即參加各種鋼琴比賽,也得了不少獎項,比較特別的是,我也加過李察克萊德門的鋼琴比賽,吸引我的是它的獎品很豐盛,哈!而我也順利拿到第一名。到了大三,開始有唱片公司找我發行個人演奏專輯,我業正式跨入流行鋼琴領域,漸漸在樂壇闖出名聲。

 

Q那後來為什麼會決定到美國進修?

A:我在24歲出國前已經發了5、6張專輯了,那時演藝事業正是大好的時候,也有人問我這時候選擇出國唸書會不會後悔?但我知道,古典音樂始終是我的最愛,流行音樂只是我無心插柳卻意外大放異彩,雖然花開的很大,但我覺得充實自己更重要,由其學習古典音樂一定要去西方國家走一遭,去體驗看看他們的音樂文化,不燃才真的喙後悔。

 

Q在旅美的這段時間,有得到什麼樣的收穫?

A:台灣以往的教育,就是填鴨式的學習,學生少了思考及創意,但美國很重視創意,那邊的老師會時常丟問題給你,要你自己去思考,老師給你的祇是一個點或是一個方向,讓你自己去實驗,過程中也許跌跌撞撞,但獲得的經驗都是自己的。我很感謝我在師大有陳郁秀、魏樂富、和張瑟瑟等名師指導,讓我在台灣的琴學習過程非常完整,因次到了美國,我沒有需要特別修正的地方,也很順利的進修成長。其實現在台灣音樂制度已經好很多了,因為有很多從美國回來的老師,

把美國音樂教育理念引進國內,而且限在的資訊比以前好太多了,藝文表演也多到不行,反而國妹沒有那麼多人口來消化,所以做表演藝術還挺辛苦的。

Q在不同的階段,有遭遇過什麼樣的瓶頸嗎?

A:我覺得有沒有鋼琴天份,就是看你能不能依在突破瓶頸,我也曾經覺得自己彈的音樂不夠感人,或是一段鋼琴技巧彈的不夠好,有些人會習慣求助於老師,

但我覺得自己多練習與找出問題更重要,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錄下來,有時候我們在彈奏的當下會覺得有些音樂表情自己做到了,其實根本還不夠,比如漸快、漸慢情緒的起伏、音色上的變化…等,透過錄影或錄音,你可以更確切的檢視自己彈奏上的優缺點,尤其是程度已經很好的人,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,所以是著跟自己競爭吧!

 

Q平常創作靈感從哪來?

A:對我來說,生活上的啟發、刺激很重要,我喜歡看很舵不同東西、接觸不同的人,因為靈感是需要刺激的,就好像平靜的湖水,你要先投入小石子,它才會激起漣漪,一定要讓自己的生活保持新鮮感。

 

Q有特別喜歡的音樂家嗎?

A:我特別喜歡貝多芬、蕭邦、拉赫曼尼夫等人的作品,他們對我都有很深的影響,貝多芬的音樂嚴謹、無口挑剔,蕭邦樂風浪不濫情,而拉赫曼尼夫除了優雅感性又帶有熱情,讓人印象深刻。

 

Q樂理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最頭痛枯燥的,該如何學會活用它?

A記得一開始我也是先彈琴而不去在意樂理,一直到學了樂理之後,才了解它能幫助你處理整個和聲架構,如果你樂理懂得夠多,當你在創作或是詮釋一首曲子,你的架構就會比較完整。另外,也因為它很枯燥,所以教樂理的老師需要更用心,較學的方式要有趣、生活化,來引起學習興趣,才能使學生達到活用理解。就像我教古典鋼琴,我不會只講理論的東西,我會加入一些有趣的素材,親自彈給他們看;有時也會請學生在課堂上演奏,由我來指出他們要加強的地方。

 

Q老師演出經驗相當豐富,有特別難忘的經驗嗎?

A:我在旅美期間得過兩次鋼琴大獎,因此有機會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及林肯音樂中心辦音樂會,這是相當難得的經驗,畢竟在西方國家辦自己的演奏會,你就會有特別不一樣的感動。

 

Q如何克服上台演出的恐懼與的緊張?

A:這是很殘酷的事,不管你平常練習的多好,台上的表現才是代表一切,就像奧運比賽一樣,大家都只看重你在台上那一克的表現。其實每個人都會緊張,大師也會緊張,但是他們卻能因此更加專心,像我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師,在他上台前我也發現他有點緊張,但上台之後卻因此更加專注。所以,除了平時多去看別人表演,藉此學習他們的優點,更要把握每次上台演出的機會,讓自己能漸漸適應公開演出。有一天,當你學會把緊張轉變成專注,你會發現上台前的緊張心情,

會讓你的實際表演更出色。

 

Q老師是鋼琴比賽的常勝軍,已囊括國內外多項大獎,您是如何辦到的?

A:我有兩句座右銘,一是:「努力、努力、再努力」,因為我相信只有持續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:二是:「忍耐、忍耐、再忍耐」,畢竟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所以遇到挫敗就要學會忍耐,我希望大家都能用這樣的心態去參與每一次的比賽。另外,我還有自己的凹凸哲學,時時提醒自己,當你要有多大的成就,就樣有多大的犧牲。向大陸知名勤加朗朗,其實他的童年生活就是練琴,是至當他媽媽因為離婚而必須離開他,母子在珍重到別的時刻,他爸爸還嚴厲的指責他說:「你已經浪費太多練琴的時間了」,就這樣,連好好跟媽媽到別的時間都沒有。學習古典音樂的人,要能體認台下十年功,就是餵了台上十分鐘,這就是成功的代價。

 

Q老師未來的規劃及理想?

A:我目前的三大重心分別是教學、演奏及幕後經紀,除了紀教育上貢獻所學,也希望未來繼續到大陸、歐美演出。經紀方面,我期盼能引進更多頂尖的表演團體來台,同時我也會繼續發掘國內器樂及聲樂人才,讓大家有機會可以認識更多優秀的音樂人。

 

Q最後,請老師給iTouch讀者們一些建議吧。

A:音樂對我來說,是一個可以提升心靈層面的妙方,讓人的精神及棄職變的更好,雖然要靠音樂工作賺大錢是不容易的,但心靈上會讓你富有、感動、有成就感。當然,除了聽覺上多接觸更好的音樂,我希望大家在視覺上也要多看些美的事物,相信會讓你在生活上或是待人處事態度上,獲得更多啟發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705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